教材說迷解思

Q:《1984》後的40年——冷戰的想像與轉折

A:

    1945年10月19日,英國作家喬治.歐威爾在一篇報紙專欄文章中,使用「冷戰」一詞來形容生活在核戰陰影下的世界,並警告這樣的世界將會是「沒有和平的和平」。1949年,喬治.歐威爾通過小說《1984》描繪在1984年的未來,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一場永久的戰爭,儘管並未上升至全面衝突,但為了防止敵國滲透,政治宣傳與政府監控無孔不入,雖然小說內容純屬虛構,但喬治.歐威爾很大程度上仍預言了往後數十年間,美、蘇兩強對峙下的世界情勢。

而在現實中1984年的隔年,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推動改革,世界迎來東歐非共化、蘇聯解體,冷戰也在這波浪潮中迎來終結,《1984》描繪的景象似乎沒有成為現實,然而,1984年後的40年,世界各地的區域衝突仍未間斷,冷戰之後的時代究竟會邁向何處猶未可知。以下圖表可以協助同學們回顧上課時曾學到的,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影響世界局勢的國際危機與區域衝突: